新闻中心

盛世泰科:用“一诺千金”换“梦想成真”

  • 分类:公司新闻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5-01-07
  • 访问量:0

【概要描述】

导言:坚守初心、砥砺前行,梦想照进现实。苏州工业园区的迅猛发展,是一代代园区人接续奋斗的结果,也凝聚着一家家企业扎根成长的力量。企业是见证者,更是参与者,在园区,一批又一批企业凭借自身“硬本领”跑出“上扬线”,以充沛活力为墨,以强大韧劲为笔,书写了“奋进三十载、筑梦向未来”的精彩篇章。



在扎根苏州工业园区15年之际,盛世泰科生物医药技术(苏州)股份有限公司迎来重大发展里程碑——公司自主研发的首款1类创新药磷酸森格列汀片在中国获批上市。盛世泰科创始人兼CEO余强深情赋诗:“森木各天籁,列彩登殿堂。晨曦照云汀,盛世迎朝阳。”

创业的初心、创新的豪情,在此刻交织成园区与人才“双向奔赴”的佳话。“森格列汀顺利获批上市得益于苏州及园区这块创业沃土以及许多部门的大力支持,也是用我们创新药物的‘一诺千金’回馈园区亲商服务的‘一诺千金’。”余强说。

自2010年落户园区开始,盛世泰科就立足苏州、放眼全球,专注于小分子创新药的研发生产,凭借集成化药物研发技术平台和多元化的商业视野,搭建起了覆盖降糖、抗癌和自身免疫等丰富的创新药管线。

资金——

撬动创新杠杆的“第一桶金”

2010年,带着在医药研发领域丰富的科研和实战经验,余强与合伙人丁炬平在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BioBAY)成立了盛世泰科,致力于突破性疗法的小分子创新药研发与产业化。

“中国是世界糖尿病大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全球第一。2008年,我听到了国内开始重视生物医药产业的消息,2010年前后便决心带着自己初期的研发成果,自筹资金、组建团队,回国做一款一类降糖新药。”回忆起十几年前,余强仍然历历在目。“决定回国并选择在园区创业,是被一封封往来的邮件所折服。当时我还在美国,自己通过邮件向园区政府咨询创业问题,收到的回复不仅英语很流畅,专业水平也很高。事实已经证明,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



万事开头难,即便回国创业的条件较为成熟,但对于一个处于初创期的新药研发公司来说,面临的挑战可想而知,资金短缺便是第一个问题。“幸运的是,园区给予领军人才非常大力度的资金支持。”余强说,2010年落户时,园区给生物医药领域领军人才可以提供金额高达1000万元的“大礼包”,其中包括购房补贴、房租减免、贴息贷款、启动资金等,更重要的是元禾控股前身中新创投给了我们650万的天使投资,对于创业公司来讲可谓“雪中送炭”。

后来,公司新药相继入围国家“十二五”、“十三五”“重大新药创制”专项,被纳入国家重点支持轨道,进一步获得资金支持。而园区企业发展服务中心的引导基金和领军创投均在盛世泰科发展的不同阶段给予融资支持,在政府产业基金的引导下,也吸引了更多的社会资本跟投,共同支持企业创新。“我一直认为,是园区给了‘1’,才有后面社会资本增加的‘0’。”余强笑着说。

资金支持了企业成长,企业带动了产业发展。目前,盛世泰科构建了丰富的药物管线,从临床前到商业化阶段的产品分布,形成持续发展的梯次阵形。其中多个研发项目获得美国临床许可,迈出创新药出海的坚实一步。

人才——

加速创新供给的“强劲引擎”

人才是企业生存、发展、壮大的依托,深耕十余载,盛世泰科不仅获得了从国家到地方的“科技项目大满贯”,还实现了从国家到地方的“人才大满贯”,形成了人才与科技项目“并驾齐驱”的协同发展。



2021年底,园区在国内率先启动生物医药工程职称评审试点,生物医药工程首次在国内专业职称序列中有了一席之地。在首批评审通过的名单中,盛世泰科共有16人上榜,其中12位获评生物医药工程高级职称。余强作为苏州市生物医药工程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的主任委员之一,也亲历了评审过程。在他看来,如果企业能从实用角度选评出一批高级职称的人才,通过他们跟高校或院所建立联系,有了人才“桥梁”,校企未来可以联合开发适合产业人才的培养体系,共同营造引才、聚才的“最强磁场”。

园区充分考虑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除了创造优越的产业环境外,还不断提升宜居的生活环境。发展至今,盛世泰科已逐步完善了从研发到产业化的全产业链人才队伍建设,并且保持了人才队伍的相对稳定。“盛德、创新、唯实、泽世”是盛世泰科的“八字箴言”——只有保持良好的品质、持续的创新、求真的态度、济世的初心,才能迎击风浪、实现目标。

创新是盛世泰科发展一直奉行的主线,余强认为,初创公司想要得到持久向上的发展,其灵魂是人才,源泉则是创新。因此盛世泰科追求让在研产品相较于现有临床治疗具备一定优势,如果是同靶点产品则同时做到优质和差异化。“2012年,我们团队就研发出了森格列汀的前身,但其技术指标仅跟市场同类进口产品持平。我们是冲着创新而来,没有超越市场的研发成果就不算突破,更对不起各级政府对公司的帮扶。

于是,我们毅然把原先的研发计划推倒重来,直到2016年底,功夫不负有心人,性能更优的森格列汀终于问世,向国家药监局递交临床申请。”森格列汀不仅改善高血糖,且不易诱发低血糖和增加体重,具有口服吸收迅速、半衰期长、作用持久等特点,“量”半功倍,被称为“聪明的”降糖药。

产业——

打通创新生态的“最后一公里”

坚守创新路,十年磨一剑。

2022年8月,盛世泰科研制的首款国产特立氟胺片上市销售,为国内多发性硬化症(MS)患者用药带来新选择和供药保障,这也意味着公司正式迈入商业化发展阶段。



时间来到2024年底,森格列汀历经近八年“长跑”获批上市。作为盛世泰科自主研发的新一代高选择性DPP-4抑制剂,森格列汀不仅曾连续入围国家“十二五”及“十三五”“重大新药创制”专项,也因与市场最佳产品的头对头1期临床试验中所展示的优异数据,被豁免2期临床直接进入3期临床试验,开创了该药物领域临床试验“免二进三”的先河。



医药开发,特别是创新药的研发,是一个周期长、投入大的过程。从实验室到市场化,特立氟胺、森格列汀已然走完了“最后一公里”,它们的问世打通了盛世泰科的“创新链条”和“创新路径”,验证了公司精心搭建的创新平台的有效性,意味着其未来可持续研发新药。

目前,公司正积极准备森格列汀的商业化,通过不断开拓市场,将优质产品带给更广泛的患者群体。同时,盛世泰科也在糖尿病和肿瘤领域布局多个项目,致力于提供更多优质治疗方案,以满足患者需求,成为行业的新标杆。

“在园区创业的这十几年来,我感受到园区产业发展最大的变化是生物医药产业从无到有再到如今成为国内创新的第一方阵,不仅规模上从当时的百余家到如今的上千家,而且打造了涵盖创业家、高端人才、科研院所和风投机构的完整生态圈,形成了上下游集聚、联合创新的产业集群优势。”回望过去那段岁月,余强称“情怀是一种力量”,驱动自己走上这条创业路的初心,就是希望国内患者能用上高品质的国产好药、新药。

园区30年再出发,盛世泰科的创新创业之路也将步入新的台阶。未来,公司将坚持从源头创新满足临床需求,为全球患者造福,助力园区生物医药产业做强做大。

盛世泰科:用“一诺千金”换“梦想成真”

【概要描述】

导言:坚守初心、砥砺前行,梦想照进现实。苏州工业园区的迅猛发展,是一代代园区人接续奋斗的结果,也凝聚着一家家企业扎根成长的力量。企业是见证者,更是参与者,在园区,一批又一批企业凭借自身“硬本领”跑出“上扬线”,以充沛活力为墨,以强大韧劲为笔,书写了“奋进三十载、筑梦向未来”的精彩篇章。



在扎根苏州工业园区15年之际,盛世泰科生物医药技术(苏州)股份有限公司迎来重大发展里程碑——公司自主研发的首款1类创新药磷酸森格列汀片在中国获批上市。盛世泰科创始人兼CEO余强深情赋诗:“森木各天籁,列彩登殿堂。晨曦照云汀,盛世迎朝阳。”

创业的初心、创新的豪情,在此刻交织成园区与人才“双向奔赴”的佳话。“森格列汀顺利获批上市得益于苏州及园区这块创业沃土以及许多部门的大力支持,也是用我们创新药物的‘一诺千金’回馈园区亲商服务的‘一诺千金’。”余强说。

自2010年落户园区开始,盛世泰科就立足苏州、放眼全球,专注于小分子创新药的研发生产,凭借集成化药物研发技术平台和多元化的商业视野,搭建起了覆盖降糖、抗癌和自身免疫等丰富的创新药管线。

资金——

撬动创新杠杆的“第一桶金”

2010年,带着在医药研发领域丰富的科研和实战经验,余强与合伙人丁炬平在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BioBAY)成立了盛世泰科,致力于突破性疗法的小分子创新药研发与产业化。

“中国是世界糖尿病大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全球第一。2008年,我听到了国内开始重视生物医药产业的消息,2010年前后便决心带着自己初期的研发成果,自筹资金、组建团队,回国做一款一类降糖新药。”回忆起十几年前,余强仍然历历在目。“决定回国并选择在园区创业,是被一封封往来的邮件所折服。当时我还在美国,自己通过邮件向园区政府咨询创业问题,收到的回复不仅英语很流畅,专业水平也很高。事实已经证明,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



万事开头难,即便回国创业的条件较为成熟,但对于一个处于初创期的新药研发公司来说,面临的挑战可想而知,资金短缺便是第一个问题。“幸运的是,园区给予领军人才非常大力度的资金支持。”余强说,2010年落户时,园区给生物医药领域领军人才可以提供金额高达1000万元的“大礼包”,其中包括购房补贴、房租减免、贴息贷款、启动资金等,更重要的是元禾控股前身中新创投给了我们650万的天使投资,对于创业公司来讲可谓“雪中送炭”。

后来,公司新药相继入围国家“十二五”、“十三五”“重大新药创制”专项,被纳入国家重点支持轨道,进一步获得资金支持。而园区企业发展服务中心的引导基金和领军创投均在盛世泰科发展的不同阶段给予融资支持,在政府产业基金的引导下,也吸引了更多的社会资本跟投,共同支持企业创新。“我一直认为,是园区给了‘1’,才有后面社会资本增加的‘0’。”余强笑着说。

资金支持了企业成长,企业带动了产业发展。目前,盛世泰科构建了丰富的药物管线,从临床前到商业化阶段的产品分布,形成持续发展的梯次阵形。其中多个研发项目获得美国临床许可,迈出创新药出海的坚实一步。

人才——

加速创新供给的“强劲引擎”

人才是企业生存、发展、壮大的依托,深耕十余载,盛世泰科不仅获得了从国家到地方的“科技项目大满贯”,还实现了从国家到地方的“人才大满贯”,形成了人才与科技项目“并驾齐驱”的协同发展。



2021年底,园区在国内率先启动生物医药工程职称评审试点,生物医药工程首次在国内专业职称序列中有了一席之地。在首批评审通过的名单中,盛世泰科共有16人上榜,其中12位获评生物医药工程高级职称。余强作为苏州市生物医药工程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的主任委员之一,也亲历了评审过程。在他看来,如果企业能从实用角度选评出一批高级职称的人才,通过他们跟高校或院所建立联系,有了人才“桥梁”,校企未来可以联合开发适合产业人才的培养体系,共同营造引才、聚才的“最强磁场”。

园区充分考虑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除了创造优越的产业环境外,还不断提升宜居的生活环境。发展至今,盛世泰科已逐步完善了从研发到产业化的全产业链人才队伍建设,并且保持了人才队伍的相对稳定。“盛德、创新、唯实、泽世”是盛世泰科的“八字箴言”——只有保持良好的品质、持续的创新、求真的态度、济世的初心,才能迎击风浪、实现目标。

创新是盛世泰科发展一直奉行的主线,余强认为,初创公司想要得到持久向上的发展,其灵魂是人才,源泉则是创新。因此盛世泰科追求让在研产品相较于现有临床治疗具备一定优势,如果是同靶点产品则同时做到优质和差异化。“2012年,我们团队就研发出了森格列汀的前身,但其技术指标仅跟市场同类进口产品持平。我们是冲着创新而来,没有超越市场的研发成果就不算突破,更对不起各级政府对公司的帮扶。

于是,我们毅然把原先的研发计划推倒重来,直到2016年底,功夫不负有心人,性能更优的森格列汀终于问世,向国家药监局递交临床申请。”森格列汀不仅改善高血糖,且不易诱发低血糖和增加体重,具有口服吸收迅速、半衰期长、作用持久等特点,“量”半功倍,被称为“聪明的”降糖药。

产业——

打通创新生态的“最后一公里”

坚守创新路,十年磨一剑。

2022年8月,盛世泰科研制的首款国产特立氟胺片上市销售,为国内多发性硬化症(MS)患者用药带来新选择和供药保障,这也意味着公司正式迈入商业化发展阶段。



时间来到2024年底,森格列汀历经近八年“长跑”获批上市。作为盛世泰科自主研发的新一代高选择性DPP-4抑制剂,森格列汀不仅曾连续入围国家“十二五”及“十三五”“重大新药创制”专项,也因与市场最佳产品的头对头1期临床试验中所展示的优异数据,被豁免2期临床直接进入3期临床试验,开创了该药物领域临床试验“免二进三”的先河。



医药开发,特别是创新药的研发,是一个周期长、投入大的过程。从实验室到市场化,特立氟胺、森格列汀已然走完了“最后一公里”,它们的问世打通了盛世泰科的“创新链条”和“创新路径”,验证了公司精心搭建的创新平台的有效性,意味着其未来可持续研发新药。

目前,公司正积极准备森格列汀的商业化,通过不断开拓市场,将优质产品带给更广泛的患者群体。同时,盛世泰科也在糖尿病和肿瘤领域布局多个项目,致力于提供更多优质治疗方案,以满足患者需求,成为行业的新标杆。

“在园区创业的这十几年来,我感受到园区产业发展最大的变化是生物医药产业从无到有再到如今成为国内创新的第一方阵,不仅规模上从当时的百余家到如今的上千家,而且打造了涵盖创业家、高端人才、科研院所和风投机构的完整生态圈,形成了上下游集聚、联合创新的产业集群优势。”回望过去那段岁月,余强称“情怀是一种力量”,驱动自己走上这条创业路的初心,就是希望国内患者能用上高品质的国产好药、新药。

园区30年再出发,盛世泰科的创新创业之路也将步入新的台阶。未来,公司将坚持从源头创新满足临床需求,为全球患者造福,助力园区生物医药产业做强做大。

  • 分类:公司新闻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5-01-07
  • 访问量:0

导言:坚守初心、砥砺前行,梦想照进现实。苏州工业园区的迅猛发展,是一代代园区人接续奋斗的结果,也凝聚着一家家企业扎根成长的力量。企业是见证者,更是参与者,在园区,一批又一批企业凭借自身“硬本领”跑出“上扬线”,以充沛活力为墨,以强大韧劲为笔,书写了“奋进三十载、筑梦向未来”的精彩篇章。

在扎根苏州工业园区15年之际,盛世泰科生物医药技术(苏州)股份有限公司迎来重大发展里程碑——公司自主研发的首款1类创新药磷酸森格列汀片在中国获批上市。盛世泰科创始人兼CEO余强深情赋诗:“森木各天籁,列彩登殿堂。晨曦照云汀,盛世迎朝阳。”

创业的初心、创新的豪情,在此刻交织成园区与人才“双向奔赴”的佳话。“森格列汀顺利获批上市得益于苏州及园区这块创业沃土以及许多部门的大力支持,也是用我们创新药物的‘一诺千金’回馈园区亲商服务的‘一诺千金’。”余强说。

自2010年落户园区开始,盛世泰科就立足苏州、放眼全球,专注于小分子创新药的研发生产,凭借集成化药物研发技术平台和多元化的商业视野,搭建起了覆盖降糖、抗癌和自身免疫等丰富的创新药管线。

资金——

撬动创新杠杆的“第一桶金”

2010年,带着在医药研发领域丰富的科研和实战经验,余强与合伙人丁炬平在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BioBAY)成立了盛世泰科,致力于突破性疗法的小分子创新药研发与产业化。

“中国是世界糖尿病大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全球第一。2008年,我听到了国内开始重视生物医药产业的消息,2010年前后便决心带着自己初期的研发成果,自筹资金、组建团队,回国做一款一类降糖新药。”回忆起十几年前,余强仍然历历在目。“决定回国并选择在园区创业,是被一封封往来的邮件所折服。当时我还在美国,自己通过邮件向园区政府咨询创业问题,收到的回复不仅英语很流畅,专业水平也很高。事实已经证明,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

万事开头难,即便回国创业的条件较为成熟,但对于一个处于初创期的新药研发公司来说,面临的挑战可想而知,资金短缺便是第一个问题。“幸运的是,园区给予领军人才非常大力度的资金支持。”余强说,2010年落户时,园区给生物医药领域领军人才可以提供金额高达1000万元的“大礼包”,其中包括购房补贴、房租减免、贴息贷款、启动资金等,更重要的是元禾控股前身中新创投给了我们650万的天使投资,对于创业公司来讲可谓“雪中送炭”。

后来,公司新药相继入围国家“十二五”、“十三五”“重大新药创制”专项,被纳入国家重点支持轨道,进一步获得资金支持。而园区企业发展服务中心的引导基金和领军创投均在盛世泰科发展的不同阶段给予融资支持,在政府产业基金的引导下,也吸引了更多的社会资本跟投,共同支持企业创新。“我一直认为,是园区给了‘1’,才有后面社会资本增加的‘0’。”余强笑着说。

资金支持了企业成长,企业带动了产业发展。目前,盛世泰科构建了丰富的药物管线,从临床前到商业化阶段的产品分布,形成持续发展的梯次阵形。其中多个研发项目获得美国临床许可,迈出创新药出海的坚实一步。

人才——

加速创新供给的“强劲引擎”

人才是企业生存、发展、壮大的依托,深耕十余载,盛世泰科不仅获得了从国家到地方的“科技项目大满贯”,还实现了从国家到地方的“人才大满贯”,形成了人才与科技项目“并驾齐驱”的协同发展。

2021年底,园区在国内率先启动生物医药工程职称评审试点,生物医药工程首次在国内专业职称序列中有了一席之地。在首批评审通过的名单中,盛世泰科共有16人上榜,其中12位获评生物医药工程高级职称。余强作为苏州市生物医药工程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的主任委员之一,也亲历了评审过程。在他看来,如果企业能从实用角度选评出一批高级职称的人才,通过他们跟高校或院所建立联系,有了人才“桥梁”,校企未来可以联合开发适合产业人才的培养体系,共同营造引才、聚才的“最强磁场”。

园区充分考虑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除了创造优越的产业环境外,还不断提升宜居的生活环境。发展至今,盛世泰科已逐步完善了从研发到产业化的全产业链人才队伍建设,并且保持了人才队伍的相对稳定。“盛德、创新、唯实、泽世”是盛世泰科的“八字箴言”——只有保持良好的品质、持续的创新、求真的态度、济世的初心,才能迎击风浪、实现目标。

创新是盛世泰科发展一直奉行的主线,余强认为,初创公司想要得到持久向上的发展,其灵魂是人才,源泉则是创新。因此盛世泰科追求让在研产品相较于现有临床治疗具备一定优势,如果是同靶点产品则同时做到优质和差异化。“2012年,我们团队就研发出了森格列汀的前身,但其技术指标仅跟市场同类进口产品持平。我们是冲着创新而来,没有超越市场的研发成果就不算突破,更对不起各级政府对公司的帮扶。

于是,我们毅然把原先的研发计划推倒重来,直到2016年底,功夫不负有心人,性能更优的森格列汀终于问世,向国家药监局递交临床申请。”森格列汀不仅改善高血糖,且不易诱发低血糖和增加体重,具有口服吸收迅速、半衰期长、作用持久等特点,“量”半功倍,被称为“聪明的”降糖药。

产业——

打通创新生态的“最后一公里”

坚守创新路,十年磨一剑。

2022年8月,盛世泰科研制的首款国产特立氟胺片上市销售,为国内多发性硬化症(MS)患者用药带来新选择和供药保障,这也意味着公司正式迈入商业化发展阶段。

时间来到2024年底,森格列汀历经近八年“长跑”获批上市。作为盛世泰科自主研发的新一代高选择性DPP-4抑制剂,森格列汀不仅曾连续入围国家“十二五”及“十三五”“重大新药创制”专项,也因与市场最佳产品的头对头1期临床试验中所展示的优异数据,被豁免2期临床直接进入3期临床试验,开创了该药物领域临床试验“免二进三”的先河。

医药开发,特别是创新药的研发,是一个周期长、投入大的过程。从实验室到市场化,特立氟胺、森格列汀已然走完了“最后一公里”,它们的问世打通了盛世泰科的“创新链条”和“创新路径”,验证了公司精心搭建的创新平台的有效性,意味着其未来可持续研发新药。

目前,公司正积极准备森格列汀的商业化,通过不断开拓市场,将优质产品带给更广泛的患者群体。同时,盛世泰科也在糖尿病和肿瘤领域布局多个项目,致力于提供更多优质治疗方案,以满足患者需求,成为行业的新标杆。

“在园区创业的这十几年来,我感受到园区产业发展最大的变化是生物医药产业从无到有再到如今成为国内创新的第一方阵,不仅规模上从当时的百余家到如今的上千家,而且打造了涵盖创业家、高端人才、科研院所和风投机构的完整生态圈,形成了上下游集聚、联合创新的产业集群优势。”回望过去那段岁月,余强称“情怀是一种力量”,驱动自己走上这条创业路的初心,就是希望国内患者能用上高品质的国产好药、新药。

园区30年再出发,盛世泰科的创新创业之路也将步入新的台阶。未来,公司将坚持从源头创新满足临床需求,为全球患者造福,助力园区生物医药产业做强做大。

新资讯

新资讯 | 盛世泰科荣膺BIOCHINA Awards “2024创新突破企业”奖

近日,在BIOCHINA易贸生物产业大会上,主办方发布了BIOCHINA Awards 2024年度企业荣誉榜单。盛世泰科凭借在创新药领域取得的优异成果,荣膺“创新突破企业”奖。
2025-03-19
临床故事

临床故事 | 田军航教授:临床试验的“真善美”

在洛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的治疗与研究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作为该领域的专家,田军航教授在代谢类疾病药物临床研究方面有着丰富经验。近日,临床研究促进公益基金有幸对田教授专访。他对临床试验的“真善美”原则有着自己理解,并认为国家应从顶层设计出发,完善医疗制度。
2025-03-11

联系方式

地址:苏州工业园区星湖街218号生物医药产业园C11幢1楼

电话: +86-512-62956960(人力资源)

              +86-512-62956961(市场营销)

Copyright © 2022  盛世泰科生物医药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2022006552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苏州  SEO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