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盛世泰科余强:创新药行业是条“长征路”,中途放弃你就输了

  • 分类:公司新闻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0-11-13
  • 访问量:0

【概要描述】2020年,医疗健康领域逆势上扬,掀起了资本市场的“淘金热”。

  就资金量而言,今年前三季度,医疗企业在一级市场的融资总额至少近2000亿元。这一数字甚至接近今年上半年整个北京市的税收收入。就速度而言,在短短一年时间里不少企业的估值呈现出成倍疯长的态势。

  “前阵子有记者来采访我,我说,现在苏州的天空中飘的都是钱的味道。”苏州工业园区企业发展服务中心主办、参加学院承办的“卓越领袖培优赋能项目”学员、盛世泰科创始人余强博士如是说。

盛世泰科余强:创新药行业是条“长征路”,中途放弃你就输了

【概要描述】2020年,医疗健康领域逆势上扬,掀起了资本市场的“淘金热”。

  就资金量而言,今年前三季度,医疗企业在一级市场的融资总额至少近2000亿元。这一数字甚至接近今年上半年整个北京市的税收收入。就速度而言,在短短一年时间里不少企业的估值呈现出成倍疯长的态势。

  “前阵子有记者来采访我,我说,现在苏州的天空中飘的都是钱的味道。”苏州工业园区企业发展服务中心主办、参加学院承办的“卓越领袖培优赋能项目”学员、盛世泰科创始人余强博士如是说。

  • 分类:公司新闻
  • 作者:参加学院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0-11-13
  • 访问量:0

  2020年,医疗健康领域逆势上扬,掀起了资本市场的“淘金热”。

  就资金量而言,今年前三季度,医疗企业在一级市场的融资总额至少近2000亿元。这一数字甚至接近今年上半年整个北京市的税收收入。就速度而言,在短短一年时间里不少企业的估值呈现出成倍疯长的态势。

  “前阵子有记者来采访我,我说,现在苏州的天空中飘的都是钱的味道。”苏州工业园区企业发展服务中心主办、参加学院承办的“卓越领袖培优赋能项目”学员、盛世泰科创始人余强博士如是说。

  罗马非一日建成,今时今日资本狂欢的盛况也绝非俯拾地芥。事实上,处于中国生物医药创新第一梯队的科学家们,已经在创业这条布满荆棘的路上蛰伏了至少二十年。余强也是其中一员。他在2010年创办的盛世泰科目前专注于热门领域的小分子创新药研发、生产和销售,身处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高地——见证了无数医药人起落的苏州工业园区。

  “一将功成万骨枯。”余强感叹,过去多少园区内的归国科研学者在尝尽创业酸涩后,终究还是倒在创新药研发的“三座大山”之下——药物研发周期超长、研发投入巨大、研发成功率极低。而这“三座大山”也恰恰是前些年风投并不热衷该领域的根本原因之一,毕竟投后可能面临长期无人接盘、退出通道不通畅等问题,对于机构而言,显然意味着“划不来”。这一点,曾让归国的创业者们饱受资金短缺之难。

  但“难”这个字并不能阻挡余强博士。

  即便企业屡次在“食不果腹”的边缘徘徊,即便远在大洋彼岸的家遭遇了最沉痛的打击,即便挑起科研重任的团队曾遭遇重创,他都从未停下脚步。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这是属于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长征路”,一旦放弃,就意味着先前的种种努力和牺牲都付之东流。

  他说,驱动自己走完这条路的初心是希望“让国内患者用上负担得起的好药、新药”。而“新”与“好”不仅意味着研发团队要时刻保持对前沿技术的敏感性,还意味着科创企业掌舵者要时刻调整内心直面焦虑、维稳组织架构和人才、踩准发展节奏和大方向。

  坚守回报了他。

  从他归国白手起家到现在,盛世泰科一直沿着“me-too到me-first”的路径发展,临床申请逐年递增,公司销售额曾在2014年时就已逼近1000万元。截至目前,盛世泰科已接近完成5轮融资。其中,2019年的A+轮,融资规模超过了1亿元。

  热度与泡沫相伴而生,但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专业化企业定能坚若磐石。

  随着国家集采、药审改革、用地资金扶持等政策红利进一步释放,生物医药创新这片“蔚蓝深海”中诞生了不少摸通全产业链的企业。业内人士评述,其中不乏可能蜕变为万亿级巨头的中国企业,未来可期。

  “纸面财富”或许从来不是这些医药创新企业家的终极目标。过尽千帆后,当他们站在当下这一关键时点上暮然回首,看到的又会是何种景象?在下面的问答之中,也许我们能够从余强举重若轻的字句中窥见行业的荆棘与未来。

 

余强,盛世泰科创始人

1.这个行业就是一将功成万骨枯

 

 

Q1.创新药研发的难点在哪?

余强:原来业界有共识,创新药研发有“三个10”——研发周期10年以上、研发费用耗资10亿美金、低于10%的研发成功率。现在美国新药研发费用已经高达26亿美金,还有说是35亿美金的,其实就是一个字,贵。

 

药物研发成本高是第一个难点。对我们创新药研发公司而言,药物的支付环境很重要。像美国这样以商业保险为主、医保为辅的方式支付药物费用,能够起到促进药物创新的良性循环作用。

 

在商言商,虽然医药是救人的,但是研发不能总往里贴钱,咱们现在还没有富裕到那个程度。《我不是药神》里就折射出了罕见病药物困局,诺华当年投入巨额资金研发,摊到每一个病人身上的钱至少要把他的研发费用收回来,药物售价肯定贵。

 

第二个难点在于每个研发环节的要求极高,时间周期长。通俗来说,不可能等到投放市场后出了问题再改进药物,因此,每个研究环节和验证都要做到极致。验证过程包括体外试验到细胞实验和动物实验,最后才能做人体试验,整个验证过程和研发周期耗时10年都算快的。

第三个难点是人才。大学刚毕业的学生几乎没有可能创业做创新药,因为缺乏行业经验。一个研发者要经历整个创新药研发过程——至少十年的时间,才能够去创业。所以能看到这个领域的人才年纪都比较大。此外,创新研发人才集中在国外。

余强和团队在做实验

 

Q2.根据您的经历,这些年国内创新药研发的环境和风向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余强:政策推动很重要。一个契机是中国加入WTO,这意味着我们要承认成员国的创新药专利,也就是说国内仿制药受限。另一个契机是国家推动建设药物创新体系。

 

从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2010年和2015年是两个关键的时间节点。一是重大专项鼓励生物医药创新,二是国家重点打击了粗制滥造的仿制药和试验数据造假,定下了药物审批流程的时间节点。这就带动了资本投入的速度和效率,带动了生物医药行业的创新发展。

 

从研发成功率来看,在国外,研发已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的创新药最后成功的概率是6%;在中国情况稍好,因为我们做的是已经被验证过靶点的me-too、me-better药物,成药后兼具安全性和有效性,成功率超过20%。

 

Q3.是什么契机让你从美国回到中国创业?

余强:我在美国创业时是给创新药研发方提供分子模块的,叫作FBDD(fragment—based drugdiscovery),团队负责设计、合成。而我们现在所研发药物的前身就是2006年末公司涉及的分子模块。我就觉得这个药挺好玩的,而且自己的团队有能力把它改得更好。于是我就带着这个成果回国,想试一试。

 

我为什么有自信创业呢?因为当时做FBDD的鼻祖AbbVie从我的团队买了成果,后来成为了一个抗癌药、报了专利。专利文件里特意提及了我团队的这一片分子模块。这说明我们团队的成果真的给企业做创新药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用处,也说明我们的技术不错。

 

再加上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在医药板块落地,这三件事成为了我回国的契机。

 

Q4.这个行业的创业者发展情况如何?

余强:一将功成万骨枯。拿我们这个园区来说,这些年活下来的生物医药企业都经历过各种困难。

最终坚持下来的企业多数在2015年前“触底反弹”,但也有不少企业还要继续面对“死局”的威胁。

 

盛世泰科公司前台

 

02.曾经感觉公司分分钟就会完蛋

 

Q5.你的至暗时刻是什么样的?想过放弃吗?

余强:到目前为止,2015年是最艰难的一年。

 

那时我在中国创业,收入很低,公司募资也非常难,临床试验钱不够。2015年,公司资金出现问题,人才流失严重,想招的人给了offer全都不来,说我们挣不到钱也融不到资。当时我以为公司分分钟就完蛋了。同时我的家庭也遭遇了一些变故,那一年真的很难熬。

 

但我真没想过放弃。如果放弃,前面所有的努力,包括家人作出的牺牲就都不值得了。如果不爬过雪山,不走过草地,永远没有机会解放全中国,你得挺过这一段才有后面的故事,死在半路上就没有了。

 

我有个朋友曾说,走到今天,看到当年的至暗时刻都不算什么,越往后越暗。我现在也发现了,越早越不算什么。

 

Q6.失败会让你焦虑吗?如何调整心态?

余强:失败是正常会发生的事,只能说将它发生的概率降到最低。

 

但是,应对焦虑首先要做好心理准备;第二点,要在事发之前防患于未然。黑天鹅永远会出现,研发过程中也是如此,最后都要想办法解决问题。只要问题不致命、不让公司毁于一旦,总是能熬过来的。

 

创业之前一个同学就跟我过,他说如果你能做好牺牲所有的准备,你就能创业。当时我觉得没什么,后来才发现真的是挺惨烈。

 

盛世泰科实验室

 


03.苏州的天空中飘的都是钱的味道

 

Q7.风投对这个行业的看法转变有多大?

余强:过去来说,风险投资肯定更倾向于投一些更快回钱的项目。

 

对于一个做生物医药创新的创业公司来说,上市后前两年盈利很难。因为医药行业新进药物的规律是,上市以后的前两年在各个医院铺渠道,几乎卖不了多少产品,到了第三年后销量才能起来。

 

从2015年之后,环境开始变好。2018年科创板开出后,就变得更好了。最近更是火热,前两天记者来采访我,我说,现在苏州的天空中飘的都是钱的味道。

 

Q8.医药创新公司到了哪个阶段才是相对安全的?

余强:一个投资界的朋友说过“三个亿理论”——当这家公司单轮融资超过三个亿,那么就能基本活下来。

 

为什么呢?是因为要研发一种药物并且投产,需要的资金合计在3~5亿元之间,那时药物一定进入了三期临床阶段,经过该阶段的药物可以申报上市。产品上市后,研发公司相对安全。

 

有了这个过程首先说明研发团队已经走完了药物研发、申报、生产、销售的全链条,拥有经验;其次,药物投产就有了销售记录。比起那些风险更大的团队,资本市场更倾向于这种有记录的团队。有了产品,就多少能够销售,会收到一些钱,接下来的发展能够基于经验。另外,有了钱还可以从别的小公司买些研发成果,整个公司就能良性循环。

 

Q9.你的团队里有不少海归,为什么他们愿意回国?

余强:学化学的中国学生在出国以后,基本上都会去学有机合成。有机合成又脏又臭,而且有爆炸的危险,老外都不爱干。

 

我自己干合成工作的时候也遇到过爆炸,头发都烧掉了,睁眼都睁不开,两边睫毛互相一卷,打扣了。做化学实验有机合成如果没有出现过一次事故说明是天选之子,太幸运了。

 

中国学生学成后,再去补一点生物知识,很多去药厂做药化,所以为什么有这么多的人原先在国外企业里工作。而等到有了机会,他们愿意回来创业的时候,就都杀回来了。

 

Q10.这个行业目前的人才情况怎么样?怎么稳住人才?

余强:如果能够做下去,我希望有所传承。我们天天在招人。

 

中国创新药研发领域的中层、基层的人员短缺,人才缺口很大。近十年一下子行业内很多企业全起来了,仅仅在苏州工业园的BioBAY里,至少就有一百多家做创新药的,随着创新药研发流程递进,不光需要有机合成、制剂、生物方面的人才,还需要做临床的人才,挑战很大。

 

关于挖角,我们北大化学系在创新药领域实力很强,我们有一个微信群叫“骄子天堂炼丹群”,“骄子”指的是北大,“天堂”指的是苏州,“炼丹”就是做药。北大化学系的师兄弟互相之间有承诺,这个承诺到今天都执行非常好——互相不挖。如果是有人跳槽,还会互相提前打个招呼。

 

这个行业牛人太多了,我们也会一直保持前进,不会留于平庸,更绝对不能掉队。这感觉就像长跑一样,一定要咬住领头的,一定要在第一梯队里面,在第一梯队里面你就有超越的机会。

 

编辑:参加学院小编

联系方式

地址:苏州工业园区星湖街218号生物医药产业园C11幢1楼

电话: +86-512-62956960(人力资源)

              +86-512-62956961(市场营销)

Copyright © 2022  盛世泰科生物医药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2022006552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苏州  SEO导航